-
- 索??引??號:
- H5263060-6-2025-0035
-
- 分???????類:
-
- 來???????源:
- 中國人民銀行北京市分行
-
- 發布日期:
- 2025-03-07
-
- 名???????稱:
- 減單證、減流程、降成本,北京全域實施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試點成效顯!| “兩區”發布廳
-
- 文???????號:
2月26日,北京“兩區”建設金融領域推進制度型開放情況新聞發布會召開。北京市商務局、北京市委金融辦、中國人民銀行北京市分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北京市分局)、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北京監管局、北京證監局有關負責同志介紹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人民銀行北京市分行二級巡視員毛鋼錘介紹了北京試點對接國際高標準推動資金跨境流動便利改革等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穩步擴大金融領域制度型開放,是提升首都制度型開放水平、系統性改革成效和開放型經濟質量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在人民銀行總行、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指導和支持下,人行北京市分行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宗旨,以深化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建設、打造更高水平自由貿易試驗區為工作主線,扎實推進首批自貿試驗區(港)對接國際高標準試點工作,落地實施了一批金融領域改革創新舉措。
一、推進制度型創新,釋放金融高水平開放新動能
在北京全域實施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試點,為企業減單證、減流程、降成本。2024年試點以來,已有700余家企業享受到便利經常項目外匯資金收付、外債登記下放銀行等便利化政策紅利,辦理業務金額超1000億美元。升級本外幣跨境資金池業務試點政策。在北京地區形成本外幣合一、高低版互補的跨境資金池政策框架。107家跨國公司集團參與本外幣跨境資金池業務試點,企業的全球資金管理效能不斷提升。穩妥推廣本外幣合一銀行結算賬戶體系。北京市支持辦理本外幣合一賬戶業務的網點覆蓋各行政區,各類銀行性質,有效提升賬戶服務質效和開戶便利。截至2024年末,740家網點累計開立本外幣合一銀行結算賬戶6.43萬戶。
二、聚焦重點領域,提升跨境資金流動便利化水平
加大對科技創新企業的外匯支持力度。持續優化跨境融資便利化試點。試點主體擴大至高新技術、專精特新和科技型中小企業,自主借用外債額度統一為1000萬美元,拓寬輕資產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支持北京國際科創中心建設。截至2024年末,77家企業簽約金額合計超48億美元,借款綜合成本較境內融資大幅下降。今年年初,又新發布實施了“科匯通”業務試點,進一步便利非企業科研機構外匯資金入賬及結匯使用。簡化外商投資企業境內再投資流程。試點企業接收境內再投資時,無需辦理外匯登記,目前120家企業參與再投資免登記試點,促進外商企業在華興業展業。進一步便利跨境人民幣使用。推動承包工程優質企業結算便利化等跨境人民幣創新政策落地見效,支持銀行優化業務辦理流程,為企業提供優質的跨境人民幣金融服務。
三、優化管理服務,助力打造更加開放友好、高效便捷的營商環境
全面提升首都外籍來華人員支付服務水平。全國率先建設兩大機場境外來賓支付服務中心,實現外籍來華人員在全市地鐵軌道交通持外卡拍卡過閘,北京也是中國內地唯一實現這一功能的城市。首創首發兩款銀行卡、通信卡融合創新產品,一體解決支付、通信等高頻服務堵點,為外籍人士提供多元選擇和便捷體驗。全國率先實現四、五星級酒店及重點文旅場所外幣兌換服務設施全覆蓋。持續優化“外卡內綁”“外卡線上收單”業務便利度,外籍來華人員移動支付體驗顯著提升。取消貿易外匯收支企業名錄登記行政許可。新設企業在銀行開立外匯賬戶時,可同步辦理名錄登記手續和外匯收支業務,享受“一站式”服務。提高數字化服務水平。廣泛宣傳推進資本項目數字化服務工作,2024年轄內銀行累計辦理數字化業務2.5萬筆,金額合計27.34億美元。上線推廣外匯資本金賬戶在線預約開戶功能,指導33家銀行在“e窗通”上線提供預約開戶服務。
為加強央地工作協同、更好服務首都經濟發展,人行北京市分行增設了一個內設機構-地方金融服務辦公室,牽頭“兩區”建設、營商環境等綜合統籌和溝通協調工作,這將為首都金融業改革開放工作提供更加堅實的專業支持和組織保障。
下一步,人行北京市分行將按照人民銀行、國家外匯局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圍繞首都“四個中心”城市戰略定位,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協同“五子聯動”穩步擴大金融領域制度型開放,持續提升金融服務質效,更好地支持首都經濟高質量發展。
記者提問
問:今年1月,外匯局北京市分局新出臺了《北京市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業務試點管理規定》,對于金融領域來說,又是一項重要的制度創新成果。能否就此次升級的跨境資金池政策,詳細介紹下其優化了哪些內容,以及此項政策出臺在推動金融高水平開放方面有哪些積極意義?
毛鋼錘: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便利跨國公司資金歸集使用,2024年12月,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決定在北京市等10省市優化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業務試點。2025年1月22日,外匯局北京市分局發布實施《北京市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業務試點管理規定》(京匯發〔2025〕5號文印發)。該試點政策再次率先落地北京,是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支持北京高水平開放的重要舉措。此次政策升級主要涉及四個方面:
一是允許跨國公司境內成員企業間錯幣種用于經常項目跨境支付業務,降低企業資金融資成本;二是簡化備案流程及涉外收付款相關材料審核,提升企業跨境收支便利化水平;三是允許跨國公司根據宏觀審慎原則自行決定外債和境外放款的歸集比例,便利企業跨境資金運營管理;四是支持跨國公司主辦企業通過國內資金主賬戶代境外成員企業辦理其與境內成員企業或境外主體之間的集中收付,進一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北京自2012年以來一直是跨國公司外匯管理改革的先行試驗區。2021年,率先在全國開展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業務試點。經過前兩輪政策升級,北京已有10余家跨國公司開展了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業務試點,惠及成員企業1700家,跨境收支規模超過1500億美元。2023年,北京再次率先在全國開展跨國公司本外幣跨境資金集中運營管理試點業務,目前已有93家跨國公司開展此項試點。疊加本輪政策優化,北京市“本外幣合一、高低版本互補”的跨境資金池政策框架更加穩固,為跨國公司提升資金配置效率,降低資金成本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持。
下一步,國家外匯管理局北京市分局將加大政策實施和工作推進力度,對轄內銀行、跨國公司開展政策培訓和業務指導,加快政策落地,助力服務首都經濟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