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引??號:
- 000014453-2003-00041
-
- 分???????類:
- 新聞報道??各類社會公眾??其他
-
- 來???????源:
- 國家外匯管理局
-
- 發布日期:
- 2003-08-19
-
- 名???????稱:
- 全國整規辦領導到外匯局調研
-
- 文???????號:
8月15日上午,全國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商務部副部長張志剛一行,來到國家外匯管理局調研,了解整頓和規范外匯市場秩序工作和目前正在進行的外匯市場信用體系建設的有關情況。
張志剛副部長首先與郭樹清局長進行了會談,隨后在李東榮副局長的陪同下,聽取了外匯局對外匯市場信用體系建設的匯報。近年來,外匯局認真貫徹落實全國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會議精神,本著標本兼治、疏堵并舉的原則,嚴厲打擊各種外匯違法行為,適時調整外匯管理政策,外匯市場秩序持續好轉。外匯市場信用體系建設是規范外匯市場秩序的治本之策。外匯局在監管外匯市場主體及執法監督的過程中,已經為外匯市場信用體系建設創造了一些基礎條件,并在此基礎上制定了《外匯市場信用體系建設五年工作方案》,明確了今后一段時期構建外匯市場信用體系的總體目標和主要內容。外匯局有關人員重點演示了“外匯賬戶管理信息系統”、“境內居民個人購匯管理信息系統”和“外匯檢查信息管理系統”等外匯市場信用體系建設方面的管理系統。
在聽取了匯報和演示后,全國整規辦的同志對外匯局高度重視整規和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外匯局信用體系建設基礎工作已經展開,走在各部委的前列,并決定將國家外匯管理局定為全國整規辦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點聯系單位。
最后,張志剛副部長介紹了全國整規辦的主要工作和當前的任務,指出全國整規辦鼓勵各部門各地區開展信用體系建設的嘗試和實踐,并對建立外匯市場信用體系建設提出了指導性意見。一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起點要高。科學設置指標體系和系統,既要借鑒國際經驗,信用信息交流可與國際接軌,又要考慮中國國情,還要為未來發展留有余地。二是加強法規建設,建立由部門規章、行政法規、法律組成的信用管理法律法規體系。三是研究信用信息的使用條件和范圍等。四是建立分類管理制度,引導企業和個人走到守法的路徑上來。在實踐中提煉信用信息標準化的指標,能夠與社會其它部門的接口銜接,便于我國全社會范圍內分類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