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引??號:
- 45574632-7-2024-0278
-
- 分???????類:
- 新聞報道??外匯信息化建設??各類社會公眾
-
- 來???????源:
- 國家外匯管理局
-
- 發布日期:
- 2024-10-29
-
- 名???????稱:
- 國家外匯管理局跨境金融服務平臺建設被列為首批50個數字中國建設典型案例之一
-
- 文???????號:
國家數據局在2024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發布了首批50個數字中國建設典型案例。案例涉及數據基礎設施、數據資源、數字技術創新、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文化、數字生態文明等領域,集中反映了近年來數字中國建設的實踐和成效。
跨境金融服務平臺建設
案例單位:國家外匯管理局科技司
外匯管理工作面臨涉外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主要癥結在于企業信用信息匱乏、銀行企業間信息不對稱。涉外中小微企業存在規模小、管理不規范、缺少抵押物等限制,能佐證自身信用的資金流、貿易流、貨物流等數據信息分散在多個部門,銀行難以直接獲取可信數據信息,融資通道受阻。國家外匯管理局聚焦以上堵點難點問題,牽頭搭建跨境金融服務平臺,不斷完善跨境信用服務體系,推動外匯管理更好服務實體經濟。
圖1 跨境金融服務平臺概念圖
平臺堅持跨部門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利用區塊鏈分布式賬本不可篡改、數字簽名和多方共識等技術特點,在確保數據安全共享的前提下,國家外匯管理局牽頭對接稅務、保險、500余家法人銀行、5個地方特色平臺(倉儲、物流)等多方數據源,整合包括200多萬涉外經營企業上億筆收付匯、物流和貨權單據等數據,以及上百萬條稅務備案信息,將碎片數據轉化為多維企業畫像數據,通過數據融通、技術互通、業務聯通,打造以跨境信用體系為核心,單證核驗為補充,資金融通、結算便利為重點的應用生態。
一是服務涉外中小企業融資,推出“出口應收賬款融資” “企業跨境信用信息授權查證”“銀企融資對接”等融資類場景,支持銀行利用新型數據生產要素,向企業提供核定和增加授信、發放貸款、降低融資成本等一條龍綜合性優質增值服務。以“出口應收賬款融資”應用場景為例,在企業向銀行申請質押融資時,平臺提供核查質押物信息是否真實、質押物是否重復使用或超額融資兩項服務,幫助銀行把控融資風險,助力銀行快速完成單證審核與信貸審核,使得銀行愿貸、敢貸、能貸,助力外貿企業融資量增、面擴、價降。
二是服務外匯支付結算便利,推出“資本項目收入支付便利化真實性審核”“服務貿易稅務備案電子化銀行核驗”等便利化類應用場景,輔助銀行開展業務真實性交互核驗,提升業務辦理效率,實現“數據多跑路、企業少跑腿”。以“服務貿易稅務備案電子化銀行核驗”應用場景為例,通過建立稅務憑證信息與付匯業務聯動,實現業務真實性交互核驗,增強銀行核驗能力和對超額或重復付匯的風控能力,同時也便利企業辦理跨境支付業務。
圖2 跨境金融服務平臺場景應用
截至目前,平臺已陸續推出9個融資類應用場景和4個便利化應用場景,服務中小微企業為主的10萬余家企業累計獲得融資超3600億美元,支持便利付匯超1.7萬億美元,多家銀行依托“企業跨境信用信息授權查證”應用場景推出“出口數據貸”“區塊鏈秒貸”“出口E貸”等線上化信用類授信產品,實現金融信貸免抵押、全線上、自動審批,平臺在構建外匯信用體系、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支持普惠金融創新、促進貿易投融資便利化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