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引??號:
- 45574632-7-2025-0091
-
- 分???????類:
- 新聞報道??其他??各類社會公眾
-
- 來???????源:
- 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
-
- 發布日期:
- 2025-04-16
-
- 名???????稱:
- 廣東省基層改革創新典型案例出爐,深圳人行跨境金融服務案例入選
-
- 文???????號:
4月1日,廣東省委改革辦發布全省65個基層改革創新典型案例,涵蓋經濟、科技創新、農業農村、文化、社會、民生、生態、黨的建設等領域,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牽頭的《深圳實施“一打通三便利”跨境金融服務改革促進金融高水平對外開放》案例入選。
深圳市以制度型開放為牽引,統籌金融開放與安全,在跨境投資、融資、結算、支付等方面創新機制,加快打造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產業金融中心。2024年,深圳跨境收支規模位居全國第三,人民幣連續4年成為深港間第一大跨境結算貨幣。2024年,境外人員在深非現金支付交易1.46億筆、198.8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2%、78%。
一是打通境內外融資新渠道,更好支持資金跨境高效流動。聚焦跨國公司、在深港企、科研機構需求,著力打通國際國內“兩個市場”,開拓境內外融資資源。率先構建“本外幣合一、高低版搭配”跨境資金池政策體系。率先推出“前海港企貸”“跨境征信通”等融資機制。首創“前海港企貸”,允許符合條件的港資小微企業在限額內從境外銀行獲取人民幣貸款。首創“跨境征信通”,率先探索破解跨境征信不互通難題,以深港征信機構市場化合作形式,獲取并向深圳商業銀行提供港企跨境征信報告。率先探索科技創新資金跨境流動新路徑,“科匯通”允許境外科研開辦資金直接匯入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內的外資非企業科研機構。
二是打造跨境投資便利化新模式,更好滿足跨境投資需求。聚焦境內外投資者的資產配置、跨境投資需求,拓展投資渠道、完善制度安排,吸引更多境外機構和資金來深圳、投深圳。持續優化“跨境理財通”投資模式,2024年2月改革后業務總量達到改革前的6倍。持續深化QFLP、QDIE投資試點。持續便利外資企業使用資本金,首批開展資本項目數字化服務試點,大幅提升外匯資本金入賬、使用效率,降低企業“腳底”成本和時間成本。落地外商投資企業境內再投資免予登記試點。
三是打造跨境結算便利化新機制,更好賦能外貿高質量發展。聚焦跨境電商規范創新發展、境內企業匯率風險管理、外貿營商環境優化,不斷創新跨境結算模式,增加全球市場“含深度”。豐富跨境電商結算服務,首創外貿綜合服務企業代辦跨境電商收結匯業務模式,實現跨境電商足不出戶結算、資金“T+0”到賬、便捷退稅。全國首批支持銀行憑交易電子信息辦理跨境電商外匯業務,業務量位居全國前列。大力推動外貿新業態跨境人民幣結算。首創境內進口商“境外不落地購匯”,允許前海企業將進口支付的人民幣在境外直接購匯后支付給境外出口商。鼓勵銀行與前海聯合交易中心、電子元器件和集成電路國際交易中心等重大交易平臺對接,為大宗商品、電子元器件進出口貿易提供便捷、高效的跨境結算服務。落地跨境貿易高水平開放試點。發布跨境貿易高水平開放實施細則,進一步便利經常項目外匯資金收付、支持銀行優化新型國際貿易結算等。
四是打造“戶、卡、碼、幣、包”支付便利化新體系,更好服務境外人員在深消費。聚焦境外人員短期來深旅游消費和長期在深工作生活場景,率先探索多門類、多品種的跨境支付體系,全力打造深圳全域支付示范區。首批開展港人代理見證開戶業務,累計開戶、交易金額占大灣區九成。創新商圈“應急兜底”支付機制,打造10個“便利支付商圈”。聚焦機場、口岸等交通樞紐,建設4個“境外來賓支付服務中心”。率先推動支付機構上線“外卡內綁”“外包內用”“來華零錢包”,構建便捷掃碼支付體系,全面覆蓋各類消費場景。打造多層次現鈔服務網絡,全市共35家兌換特許機構、近9成銀行網點可受理外幣兌換,四星級以上酒店基本實現500米內可兌換外幣。構建“數幣硬錢包”一卡通行模式,首發“可碰、可掃”的數幣可視硬錢包,升級數幣硬錢包自助發卡機功能,實現與主流外卡、香港“八達通”互聯互通,并率先落地數字人民幣APP“碰一碰”硬錢包收款功能。